日前,第36期“东莞学习论坛”结束后,副市长成洪波及市民政局领导在约见社工代表时透露,东莞将通过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提高社工薪酬等措施,全面加快社会建设的步伐,措施包括将社工薪酬提高20%、年内建成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
建基地“孵化”社会组织
社工池文华一个月前曾“大胆”地给市委书记刘志庚写了封信,陈述了自己当社工多年来的心声以及对东莞社工事业发展的建议。刘志庚不仅作出亲笔批示,还要求将来信摘登发给相关领导参阅。昨天的座谈会上,副市长成洪波和市民政局相关领导对池文华信中提到的建议作出回应。
池文华在信中提到,应学习广州等大城市的做法,在东莞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市民政局局长杨东如回应说,东莞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早已在规划中,原本计划建500平方米左右,现在的计划则扩大了,规划建设面积达2500~3000平方米。目前该基地选址莞城区恒丰商业大厦,争取年内建成使用。
据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综合科郭女士介绍,建成后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将主要吸收那些尚未达到登记标准的公益服务类组织,初定第一批将有20~30个社会组织入驻基地,先给它们备案,并为之提供政策咨询、网络服务、后勤综合管理等多项服务,待其条件成熟再进行登记,这样“孵化”就成功了。
“三条腿走路”壮大队伍
据悉,东莞从2009年设立社工制度至今,政府购买每个社工岗位的标准是每年6万元,这个标准在2009年比广州、深圳稍微高些。但从去年年底开始,深圳政府购买社工岗位标准已提高到每年7.5万元,广州的也提高了。
对此,杨东如透露,目前民政部门的设想是将购买标准由每岗每年6万元提高至7.2万元,即增加20%。“我们近期将把相关报告递交市政府,如果获得通过,两三个月内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副市长成洪波表示,市政府一直在研究制定更加合理的社工薪酬指导体系。“不能每个社工都拿同样的工资,要有差别、有激励。”除了购买标准,市政府接下来还将完善社工在党组织关系、入户及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需求问题。
杨东如还介绍说,东莞一直非常重视社会建设人才的培养,计划5年内培训1万名社会建设人才。并采取“社会组织招聘社工,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岗位服务”的方式鼓励社工来莞,目前全市已有560多名社工,今年年底可突破700人,争取在2014年年底实现拥有专职社工不少于2500名的目标。
杨东如表示,目前东莞正通过招聘人才、鼓励在职干部成为社工以及通过大学培养人才“三条腿走路”的方式壮大社工队伍。
上海人才网©®(XSHRCW.COM 、新上海人才网.COM)玉汝于成®灵炼®企业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18221406898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C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灵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沪ICP备15007885号-1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振兴路25号 EMAIL:xshrcw@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上海人才网31011502401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