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值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季,记者走访多场招聘会后发现,博士生“比不过”本科生、留学“海归”不敌国内“土著”、单身的拼不过“有娃的”,一些传统就业观念中的优势条件正面临挑战。专家认为,学生求职中出现的所谓“奇葩现象”,也表明我国就业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和理性。
以往的招聘类新闻,大抵离不开这几个类型:要么是用人单位存在招聘歧视,或重学历,或重户籍,要么是求职者设定的就业标准有“好高骛远”之嫌。而这次报道所呈现的案例,则意在来一个“拨乱反正”,试图证明就业市场正逐渐走向成熟。暂且不论该结论是否真的符合现实,其中所引用的案例和论据,则显然值得商榷。
文中称“在常人看来,与很多单身的毕业生相比,有孩子是求职者的劣势,但如今却成为不少女毕业生的优势”,并让一位在读研期间结婚生子最终成功求职的当事人现身说法,看似确实是有理有据。但有孩子反倒成为求职者的优势,在另外一个角度,其实就是说未生育的求职者就业更难了,这在过去不正是媒体所报道的企业招聘歧视吗?为何到这里又成了“市场走向成熟和理性”的证明?难道从这一结论出发,就是号召求职者早点结婚生育?就算这样的“奇葩现象”在企业角度确实符合“理性”,但对于单身求职者而言,不过仍是一种歧视。以此来说就业市场的成熟,无疑欠妥。
而“博士生比不过本科生”、留学“海归”不敌国内“土著”之类的结论,则有着以偏概全的逻辑漏洞。文中也仅仅是引述有留学背景的求职者和相关学者的观点来加以证明。而从文中提供的论据,如“如今用人单位也更加理性、更加务实,不会再凭着单一的留学生或博士生等标签论英雄”,即便不论该现象是否有着普遍性,难道在过去多数用人单位都在以留学生或博士生等标签论英雄?要知道,绝大多数单位在招聘时,简历筛选只是第一道程序,最终决定能否留用的还是基于对求职者学历和能力的综合判断。且这一点应该无论何时都不会过时。
必须承认,如今留学生和博士生学历,确实已经不再具备绝对的就业优势。但这只是因为随着留学生和博士生数量的增多,导致相对的优势减少、学历“贬值”,而不能简单粗暴地以此得出博士生“比不过”本科生这样似是而非的结论。毕竟,由于不同学历的求职者对于工作的要求和起点不一样,纯粹在一项求职中进行“孰优孰劣”的比较,其实无多少真实的说服力,更无多大现实意义。
上海人才网©®(XSHRCW.COM 、新上海人才网.COM)玉汝于成®灵炼®企业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18221406898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C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灵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沪ICP备15007885号-1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振兴路25号 EMAIL:xshrcw@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上海人才网31011502401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