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1-3355033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观察

那一代人,正在排队谢幕!

来源:刘老师论坛 时间:2017-06-12 作者:上海人才网(官网) 浏览量:

我指的是营销人。


这些人包括营销专家、营销咨询机构、营销老总、普通营销人员和经销商等。


那一代人,指的是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人,也包括部分80年代的人。


当然这些人中也包括我。实际上,我从2012年就已经谢幕了。2014年就宣布退出传统营销,不再接单。实际上也无单可接,主动退出比被动有脸面。不是有人说,优雅地谢幕才见真格局。


这与那一代人的成就无关,与那一代人的智商和学识无关,只与时代有关。


有些企业因为业绩原因,已经换上“少壮派”,但谁又能说“少壮派”不是传统营销人呢?


1


一个营销人怎么证明自己的价值?总得做一些对企业有价值的事。


怎么证明有价值?硬指标是销量和利润,软指标是转型等。


从硬指标看,几乎谁也无能为力。总量封顶,你能盖得过大势?你总不能说,因为我的价值,我们企业下降地比别人慢一点,我自己就不认同这种说法。


倒是结构调整,改善利润是大有可为的,但是依照着传统方法做升级产品铺货,几乎都失败了。我和史贤龙老师曾经寄予厚望的“主流换挡”也一样,现在只能寄望“新边缘崛起”了。


从软指标看,向互联网的转型,对于传统营销人几乎是两个世界。有一个朋友说,现在是做传统的不了解互联网,做互联网的不了解传统。完全的鸡同鸭讲。


至少目前来看,很少能看到营销人拿得出来证明自己能力的业绩。


2


金焕民老师一直感叹,他的一批弟子已经被打回原形。事实上,我与金老师何尝不是如此。


即使是红火如陈春花,我仔细看了她的系列文章,虽然融入了时代的东西,但骨子里仍然很传统。陈春花老师在新希望三年,虽然销量下滑,但她志在转型。转型是否成功,还有待观察。


一个大夫,治不了病人的病,就不要接病号。一个咨询人员,解决不了企业的问题,就不要为别人服务。



我真是佩服,有的大夫什么病人都敢接,有的专家什么企业都敢救。不管是否救得活。


这两年,有一批营销专家还在自救。因为厂家已经不再信任。现在看来,分成制的咨询服务和招商式的增量服务也很难再做下去了。


还有一些营销人,抱着传统方法不放,说什么不是方法问题,是执行力的问题。我相信,执行力到位,可能会好一点,但不会从根本上好转。


也许有用的只是传统背后的思维,从方法层面,几乎全部失效。


3


传统人还没有谢幕,只是正在排队。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90后根本不跟我们玩,销售队伍后继无人。


过去,无论我们怎么说80后与众不同,80后基本被传统组织同化了。现在的90后,自己抱团,有些企业是纯90后的组织,有些90后占主导的组织。他们已经开始拒绝同化,剩下的可能是传统人被同化了。


4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传统”,已经深入骨髓。


以我为例,出身于农业文明时代,成长于工业文明时代,现在进入了信息文明时代。


在工业文明时代,我就一直在反思,不管我们是教授、博士、老总等身份,我们骨子里的东西,其实是农业文明的。说白点,就是农民意识,“小农意识”。不要数三代,我们这一代本来就是农民。


经常有人批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其实表象的差距背后是意识的差距。我们是混合着“农民意识”的工业思维,与西方全盘的工业思维的差距才是最大的差距。


也许个别人能够跳出来了,比如马云就是60年代人。但是,一群人是很难跳出来的,一群人一定是有时代局限性的。


与90后相比,我们缺的不是互联网工具,甚至不是信息文明的意识,我们背负着太重的“农民意识”和“工业意识”。所以,转型才那么沉重。




5


在时代过渡中,群体意识太强大了。


张之洞已经不错了,他也只是讲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是农业文明的,“西学”是工业文明的。但是,这已经是当时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了。


即便现在,仍然有所谓的国学大师认为“国学救管理”。国学的智慧有益,但国学总体上讲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在生产方式上怎么能适应工业时代呢?生活方式那是另一话题。


从工业文明时代向信息文明过渡,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6


这几年,我也一直在自救。咱不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要么成为“难民”(退休),要么成为“移民”。


但是,移民很难,很难。


我身边有一批极力融入互联网的人,但真正完全融入的几乎没有。为了“移民”,换了不少圈子,向不少人学习。虽然别人没有保留,但身为一个传统营销人,总感觉皮肉不是一体的。


更重要的是,没人当咱的试验田啊。互联网的说法,不是想清楚了再干,而是在干的过程中想清楚。


江小白是互联网营销做得很好的一家企业,陶总也愿意开放了告诉大家,但有学会的吗?


我最近特别感谢一家企业(不点名了,怕广告嫌疑),愿意一起试验,愿意从传统营销转型互联网营销。


在这个转型试验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把互联网仅仅视为工具,根本就用不好互联网。互联网与营销结合,要全面系统地改变。


7


现在互联网与传统是两个世界,打通的人极少。O2O的实践,本来是线上线下一起做,但其实是互联网人在做线下。这是很搞笑的事儿!


O2O的失败,证明互联网人搞通传统也很难。


未来的商业只有两块,一块是纯互联网,另一块是传统与互联网的结合。当然,过渡时期肯定还有一块是纯传统的,但这一块在压缩。



未来肯定会有一批既懂传统,也懂互联网的人,未来的主宰肯定是他们。


对于传统营销人,现代年轻一点的,基层一点的,可能希望还大一点。反倒是现在的传统专家们、老总们整体比较危险。


也有人说,现在想换人,可是无人可换。


8


曾经热过一阵子“温水青蛙”,现在又再现了。


互联网每隔一阵子就把传统的“领地”切掉一块儿,平台C2C,平台B2C,垂直B2C,B2B,微商,未来还有R2C,每切一块儿,传统营销人就少一块儿生存空间。


传统人不会被颠覆,因为传统还是最大的那一块。但每切一块,传统的领地就少一块。


每切一块,就有一批人谢幕。


传统营销人的前景,就是看不到前景。


有人会突出重围,但不会很多。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18221406898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C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灵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沪ICP备15007885号-1 31011502401985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振兴路25号 EMAIL:xshrcw@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上海人才网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