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一篇说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
从它的爆红中,你可以感受到一代人的焦虑:
每天这么努力,到底能不能向上突破阶层?
如果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还有赶超的机会吗?
智能化浪潮来袭,自己的工作会逐步被机器取代吗?
面对这些问题,你要如何解决?
更加努力地工作?更拼命地学习各种知识?《浪潮之巅》和《智能时代》的作者,吴军博士说:
你需要升级看待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因为它比具体的知识更能决定人的命运。
像牛人一样思考
举几个例子:
1. 面对“起跑线”问题
吴军会告诉你:
即便在起跑线上赢了,今后也未必赢,因为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一辈子的事情,是跑马拉松,而不是跑百米。
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人主动退场,请注意,是主动退场。最后的赢家,不是一开始跑得快的人,而是为数不多坚持跑下来的人。
因此,当大家都在试图抢先跑出去几十米,或者都在训练那种有爆发力而没有耐力的短跑时,聪明人不妨练就一颗永远摔不坏的强大心脏。
2. 对于如何“突破成长瓶颈”的问题
吴军在专栏里说:
一个人要走得远,要把精力放在那些可控的事情上,而不是自己不能够控制的,比如出生和成长的环境、运气、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
在自身可控的因素中,一个人的“立意”最为重要,也就是眼光要放长远。
为此,你需要关注自己领域之外的知识。只有这样,眼界才可以开阔起来,才能更好地和别人合作,才能调动更多的资源。
3. 关于判断“共享经济”能不能成
吴军说: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让更多的资源加入到经济活动中,利用新技术提高效率,带来方便,最终让大家多花钱。
只有按照这个思路,从事共享经济才能成功。
摩拜的成功,是因为它把市场做大了,原来不骑车的人,现在开始骑车了。
上门美甲、上门理发的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们不会把市场做大。该理发的还得理发,不会因为有了什么共享平台,而多出需求来。
专栏都聊些什么
上面说到的这些,只是几个简单的例子。
相信你从中已经感受到,有一个好的思维方式的魅力了。
其实,在硅谷来信里,像这样的分享,每天都有。
不仅关注当下,还涉及未来;
不仅讨论工作,还畅聊生活。
2%的人和98%的人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普通人和天才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如何避免做一个没有成效的伪工作者?职业天花板怎么突破?
如何配置自己的资产?投资中有哪些骗局和误区?
智能时代的创业机会在哪里?
怎么算是一个好的思维方式?如何提升自己的判断力?
……
这些问题,
你分析它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它们的思考深度,决定了你未来生活的样子。
上海人才网©®(XSHRCW.COM 、新上海人才网.COM)玉汝于成®灵炼®企业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18221406898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C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灵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沪ICP备15007885号-1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振兴路25号 EMAIL:xshrcw@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上海人才网31011502401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