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1-3355033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育儿教育

5岁男孩溺水,爸爸却在一旁玩手机!所有的父母都该好好反省

来源:上海人才网(官网) 时间:2017-08-12 作者:上海人才网(官网) 浏览量:

不久前优妈的一篇文章,“孩子最讨厌的七种妈妈”,收到很多朋友们的留言,有的回复全中,有的说中了三条,只有少部分人说自己不属于这样的妈妈。


在这些“中枪”的留言中,玩起手机来无法自控几乎成了必有的一条。其实看手机,可以理解,因为这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下了班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看看文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但,不管有多喜欢手机,带娃的时候请你放下,因为悲剧或许就在你身边发生着。

 

-01-


前不久,一名约5岁的男孩在柳州金沙角人工沙滩玩耍时突然溺水,而他的父亲却在岸边低头玩手机,对正在发生的危险浑然不知。

 

据当时正在金沙角下游沙滩值守的救援队队员回忆,当时在沙滩游玩的游客比较多,突然,他们发现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独自朝沙滩下水口走去,还没来得及制止,一瞬间,孩子就沉入柳江河中。

 

旁边的救生队员,立即冲过去,与附近一名正在游泳的游客一同将孩子捞了上来。

 

所幸发现及时,孩子只是被呛了几口水,没有大碍,不过被吓得够呛,脸色发青,半天缓不过神来,问他家长在哪里,都答不上来。

 

救生队员带着孩子在沙滩上四处寻找,终于在离孩子出事地点近80米远的一个角落发现了正在低头玩手机的爸爸。


得知孩子获救,这位父亲只是瞪了孩子一眼。救生队员提醒他,不要光玩手机,专心看孩子。家长似乎还不太高兴,扯上孩子就走了...

 

悲剧总在上演。



监控画面中显示,一位妈妈带孩子坐电梯时,玩手机。孩子贪玩在电梯边摸来摸去。不幸的是,开门的一瞬间,孩子的手就被卷进了电梯里面。


因为父母玩手机,孩子发生意外的新闻不胜枚举。


难道这些家长就不爱自己的孩子吗?肯定不是的,只是忍不住要去看那一两眼手机。


很多的父母都会有这样的侥幸心理,不就是一两分钟的事吗?孩子能出什么问题?


没出什么大事,都说好,万一出了事,后悔真的来不及了。而且,父母玩手机,隐患绝不限于此。


-02-

家长玩手机,孩子“后遗症”

 

孩子变得冷漠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宝宝不懂你在做什么,但你的目光总不在他身上,时间一长,他就会感觉爸爸、妈妈不关心自己,会发出“啊,啊”的叫声,来引起你的注意。


待小宝宝长大,你的敷衍,更会让孩子感到失望。


在这方面,优妈是有体会的。因为每天都需要看很多的文章,手机,pad几乎不离手。那段时间对孩子的回应就是简单的“嗯嗯,啊啊”。



有天晚上,吃过晚饭,优优径直跑向了电视机前,看起动画片来。平时,她吃饭的小碗,都是自己刷,这次撂下筷子就不管了。


我问她“宝宝,你的小碗还没刷呢?”优优也没理我。


问了三四次,她都没有回答,只是“嗯嗯”了两声,我体会到了这种被孩子忽视的感觉有多么难受。


同时我有些小怒“今天你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不说话?”


小丫头流着泪,朝我发火了“你玩手机去吧,别管我啦,我玩滑梯的时候,荡秋千的时候,你都在一边玩手机!它才是你的亲生的!”


小小年纪说出这样的话,如霹雳划过我的心田,我知道我做的不够好。


孩子是那么爱妈妈,渴望妈妈的随时回应,快乐玩耍时也期待和妈妈分享。如果这时我们总对着那冷冰冰的屏幕发呆,孩子怎么还会对你热情?


错过孩子的成长

 

“爸爸,我想告诉你……”

“等会,等会,爸爸忙”

“妈妈,妈妈,快来……”

“妈妈先回这个信息”


我们的孩子的希望也一次次落空,从满怀期待到不抱希望。


在期待与失望的交错中,孩子慢慢习惯了独自玩耍,独自看书……突然有一天,当你停下来,想起他时,却发现他已不再需要你了。


我们都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的一大遗憾,“你再不陪伴,孩子就长大了”又何尝不是呢?



龙应台曾说过:“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小孩试老天爷给我们的礼物,当你不珍惜的时候,老天爷就把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了。”


当孩子在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没有在场,缺乏关心,没有陪伴。那孩子到了青春期跟你决裂时,你也不要感慨自己当初为什么要生。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孩子的成长也正如此。

 

孩子越来越依赖手机


有的家长吐槽说,自己家的宝宝才3岁多,就抱着ipad不放手,让家长给放儿歌、动画片看,不看就哭,怎么哄都不行。

 

永远不要小看孩子的模仿能力。你在陪他的时候玩手机,宝宝就会模仿你,哪怕还不会玩,也会用手指在上面滑来滑去。


很多沉溺于游戏的孩子,开始他们并非想深陷其中,而是被父母“抛弃”,推向虚拟世界。


于是,你在那里摆弄手机,孩子也学着你的样子看葫芦画瓢;你疯狂的刷微博、微信,不让孩子打扰自己也递给孩子一部手机,孩子就只能在游戏里寻找伙伴。


最终孩子无法自拔,你甩锅给游戏,却不知是自己的不陪伴,才让孩子兴趣单一,没有情调。

 


-03-

陪伴不是放下手机就行

 

家长是什么?一种称呼?一种天生的权力?是的,但家长更是一种责任!


中科院的陈琦老师在“家长必读讲堂”(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欣赏陈琦老师更多精彩文章)做分享时曾做过经典的话:


你以为在陪孩子,孩子却发现手机抢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别以为你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边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为你开着电脑玩着,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


陪伴与陪同一字之别相距千里,陪伴需要你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与游戏。


只有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才能获得安全感。他才有勇气去探索,去向前走;

只有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才会更加相信,并愿意听你的话;

只有高质量的陪伴,你才会更好的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否则孩子越大离你越远。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18221406898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C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灵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沪ICP备15007885号-1 31011502401985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振兴路25号 EMAIL:xshrcw@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上海人才网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