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有一位妈妈微信给我留言说,孩子打架,被另一个大孩子骑在身上打脑袋。她看到危险,去拉开了。
明明是对方孩子的错,当自己拉着孩子去评理,希望打人的孩子道一个歉。
但是对方家长就是不愿意让孩子道歉,说孩子打架是正常的,家长不要掺和,不要太娇惯孩子。
她说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难道真的就让孩子被打趴在地上也忍着?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孩子打架这件事。
就在前几天,在游乐场遇到了。起因是两个男孩在滑滑梯的顶端争先,相互推搡。
其中有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直接扇了另一个小一点孩子,巴掌清脆响亮。这时被打的孩子就呆在那里了。
他的妈妈听到了声音,匆匆赶来,这个打人的孩子就跑了躲在远处。
等这个妈妈找到他,说为什么打耳光,要他给弟弟道歉时,他就跑到了他的爸爸那。
但是这个爸爸态度很平静,视若无睹。
当这个妈妈问“为何打耳光时?是不是应该道一个谦啊?”。
他就问孩子,“到底是谁先动手的?”之后就一直在问这个先动手的问题。其实孩子们早就忘记了到底是谁动手。
他此时应该还要关心一个问题:“自己孩子的行为是不是过分了?是不是应该给另一个孩子道歉?”
可是这个爸爸说,“孩子之间打架是正常的,只要没什么大事,我一般不会管。”
他的话其实一点也没错。
我也常常跟大家说:孩子打架,父母要冷静,包容,不要干预。但是常常忘记了说:如果孩子的行为过分了,请及时规整,请说一句“对不起”。
这个爸爸选择忽视问题,没有任何道歉的意思,更没有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最后直接牵着儿子走了。
这时,愤怒的妈妈说了一句:“没见过这样的父母,真是没有教养。”
话音刚落,那个爸爸像疯了一样转过身冲了过来:“轮不到你教训我。”
边上的人赶紧拉住。
毕竟是一个小区的邻居,为了这件事动手实在不该。
幸好这个妈妈也是理智的,没有失控,她只是心疼和愤怒。心疼的是自己的儿子自己都不曾打过耳光,愤怒的是这个爸爸的漠视。可是,多少的冲突,都因为这样的漠视而起。
-02-
记得今年4月,在一家游乐场内,一名1岁左右的男童被大几岁的小女孩踩了身体,男童的母亲怒了,一定要小女孩当面道歉,小女孩母亲接二连三地解释都没有用。
而接下来的场面一发不可收拾,几位参与劝说的家长都和这位母亲碰擦。
那次事件也是女孩妈妈的处理不当直接激怒了这个妈妈。
因为每一个母亲都愿意拿生命去保护自己的孩子。
而那个女孩的妈妈一直不急不慢地道歉,好像还在解释说自己的孩子一激动就会这样。
就如同这个爸爸说的,“没有事,我不干扰。”
可是四五岁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常常具有很强的攻击性。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孩子天生有一种攻击的冲动,在婴儿期就已经具备。
但是父母可以通过一些严格的要求和引导,可以让孩子的行为不那么野蛮,更具人性化。
你不告诉孩子规矩。
他可能会把挡住自己的孩子直接推倒,而不管前面是不是高台或者水池。
他可能会直接在一个摔倒的孩子背上踩过去。
他也可能在电梯里捉弄比自己小的孩子,甚至让另一个孩子丧失生命。
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父母的责任重大。
所以儿子在外边玩。
我从来不曾看手机,而是远远地看着他。
这不是不敢放手,而是这个年龄的他需要我的守望。
不能出了问题,才来后悔迁怒。
看着手机,不管不问当然轻松。
可是他打了人或者他被打了的时候。
需要守望者看见。
我们可以选择处理的方式。
正常的碰撞、磕绊,不是故意为之的行为可以忽视。
交由孩子自己处理,因为孩子有自己的处理方式。
但是出现危险的攻击行为或者有辱其他孩子的行为。
比如三个孩子合起来打一个孩子,或者一个孩子拿着锐器划来划去。
你还能坐视不管,用放养来为孩子开脱吗?
那只会害了孩子。
因为你不教育孩子,这个世界会狠狠教育他。
-03-
告诉孩子,保护好自己,也不能伤害他人。
如果不小心伤害到了他人,请记得说对不起。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通过孩子的行为,往往能看到父母的为人。
有一件事我发现很普遍。
就是父母就算错了也不跟孩子说一声“对不起”
特别是那些把自己的父母权威放在很高的父母。
觉得认错就是挑战自己的权威。
所以孩子从来没有听到过一声对不起。
也不知道怎么去说“对不起”
其实,有时犯了错,错误本身带来的惶恐和压力,会一直堵在心上。
只有得到了原谅,才能被释放。
而有的人学会了自我原谅,然后就会默认自己的行为。
慢慢变得藐视规矩,冷漠无情。
之前看了国外的一个视频,觉得特别的好,分享给大家。
↓↓↓
爸爸为了教会孩子说对不起,做法值得深思
爸爸为了教会孩子说对不起,做法值得深思
对一个小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内心并不强大。
犯错后,也会躲避,在惶恐间,等待父母的引导。
父母如果蹲下来,让他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
得到了原谅后,他自己也会得到轻松。
而认识到错误后,会规整自己的行为习惯。
所以,我一直在提醒那个爸爸,“让孩子说一声对不起,真的没多大事。”
可他就是不愿意。
他也许觉得,让孩子去道歉,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或者受到伤害。
他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但是,能保护孩子的是规矩。
而不是你。
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会面临很多的冲突。
他需要学会说一声对不起。
-04-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请管好自己的孩子,善待他人的孩子。
有时当冲突起来了。
围观的人常常指责那些激动地母亲。
比如游乐场打架,网上有许多人抨击男童妈妈的行为,认为她过于激动,说没必要跟小孩子计较。
那天我遇到的冲突,也有不少老人在边上如此评论。
说这个妈妈太激动,孩子之间打打架是正常的,都是经常见面的,何必搞僵。
但她只是要求一个道歉,有错吗?
对规则的藐视,对人情过度的偏袒,是很多人的处事态度。
常常纵容了一些伤害人的行为。
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跟同伴玩耍,会有打斗,会有争执。
父母无法时刻守护。
但是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打架是可以的,但是该怎么打,让他们的行为具有人性化,不至于像野兽一样撕咬猛抓。
比如打打手、肩膀和屁股可以,但是有些地方坚决不能打,你得学会控制自己的拳头和爪子。
同时告诉孩子遵守规则,如果犯了错请记得说一句对不起。
孩子打架的时候,往往照出一个家庭的教养。
请努力养一个有规则感的善良孩子。
上海人才网©®(XSHRCW.COM 、新上海人才网.COM)玉汝于成®灵炼®企业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18221406898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C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灵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沪ICP备15007885号-1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振兴路25号 EMAIL:xshrcw@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上海人才网31011502401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