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1-3355033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观察

昨日,90岁《乡愁》老人走了!临终竟然还留下这么多绝美佛诗……看哭了!

来源:上海人才网(官网) 时间:2017-12-17 作者:上海人才网(官网) 浏览量:

12月14日,

台湾诗人、文学家余光中先生病逝,享年90岁。

提到余光中这个名字,

许多人第一反应想到的便是《乡愁》:


其实,

作为海峡两岸的诗人,

余光中并不仅仅是《乡愁》里的余光中,

他作诗千余首,

你可知道他也写了很多关于佛教的诗歌!

余光中曾说:“假如十霜已足成故里,则我的二十霜啊多情又何逊唐代一孤僧?

今日,

一心整理了余光中有关佛教的几首诗歌,

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缅怀余老。


10首佛教诗歌,缅怀余老


《圆通寺》

大哉此镜! 看我立其湄

竟无水仙之倒影

想花已不黏身,光已畅行

比丘尼,如果青钟铜叩起

听一些年代滑落苍苔

自盘古的圆颅

塔顶是印度的云, 塔底是母亲

启骨灰匣, 可窥我的脐带

联系的一切,曾经

母亲在此,母亲不在此

释迦在此,释迦不在此

释迦恒躲在碑的反面

佛在唐,佛在敦煌

诺,佛就坐在那婆罗树下

在摇篮之前 棺盖之後

而狮不吼,而钟不鸣,而佛不语

数百级下,女儿的哭声

唤我回去,回后半生      



《当我死时 》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登圆通寺 》

 用薄金属锤成的日子


属于敲打乐器  

不信,你可以去叩地平线  

这是重阳,可以登高,登圆通寺  

汉朝不远

在这声钟与下声钟之间   

不饮菊花,不佩茱萸,母亲  

你不曾给我兄弟

分我的哀恸和记忆,母亲  

不必登高,中年的我,即使能作  

赤子的第一声啼

你在更高处可能谛听?  

永不忘记,这是你流血的日子  

你在血管中呼我

你输血,你给我血型    

你置我于此。灾厄正开始  

未来的大劫  

非鸡犬能代替,我非桓景  

是以海拔千尺,云下是现实  

是你美丽的孙女  

云上是东汉,是羽化的母亲  

你登星座,你与费长房同在  

你回对流层之上  

而遗我于原子雨中,呼吸尘埃  



《风铃》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了吗?

这是寂静的脉搏,日夜不停

你听见了吗,叮咛叮咛咛?

这蛊人的音调禁不胜禁

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

铃都摘掉,塔都推倒

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地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30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中元夜》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 

月是情人和鬼的魂魄,月色冰冰 

燃一盏青焰的长明灯 

中元夜,鬼也醒着,人也醒着 

人在桥上怔怔地出神 

伸冷冷的白臂,桥栏拦我 

拦我捞李白的月亮 

月光是幻,水中月是幻中幻,何况 

今夕的中元,人和鬼一样可怜 

可怜,可怜七夕是碧落的神话 

落在人间。中秋是人间的希望 

寄在碧落。而中元 

中元属于黄泉,另一度空间 

如果你玄衣飘飘上桥来,如果 

你哭,在奈何桥上你哭 

如果你笑,在鹊桥上你笑 

我们是鬼故事,还是神话的主角? 

终是太阳浸浸,幽光柔若无棱 

飘过来云,飘过去云

恰似青烟缭绕着佛灯 

桥下粼粼,桥上粼粼,我的眸想亦粼粼

月是盗梦的怪精,今夕,回不回去? 

彼岸魂挤,此岸魂挤

回去的路上魂魄在游行 

而水,在桥下流泪,泪,在桥上流


《卢舍那》

想当初江湖满地,鳞鳞蛟龙

大禹疏洪,鬼斧神工

把郁郁磊磊从中劈开

让伊水自在向北面流来

要等多少劫数啊岩壁

才有幸雕磐作龛,刻骨成佛

接受胡汉五体的罗拜

想达摩东来,玄奘西征,一张地图

摊成几千里丝路牵引

才牵来多少队骆驼络绎

驼铃摇醒中亚的岑寂

蹄印纵横,一步一陷坑

早被风沙一层层掩埋

留下斑斑这龙门古迹

上面是柏树林勃勃,天机不改

下面斜行着地质露筋,远看

像一片蜂房参差,近看

有深有浅,各有各的玄秘

只要有佛,那怕只高三厘米

每一壁也自成一龛洞天


两千多神龛供着十万尊佛像

又似在户内,又似在露天

都对着伊河粼粼,坐西

朝东,其中有一龛与天相通

洞里朝廷的气象,巍巍拱着

一佛,二徒,二菩萨,二天王

二金刚;至尊坐镇在中央

左右贤徒是近身的弟子

大弟子迦叶,肃穆苦行僧

阿难多闻善记,廿五载随行

仍然对称,左文殊,右普贤

不乘青狮或白象,只能胁侍

再左右依次是天王,力士

夜叉佝偻在脚底,负重呻吟

如此排场,两侧供奉着谁

谁才配中间坐在主位

除非卢舍那,佛陀的化身


卢舍那,佛陀修炼成正果

华严净满,光明乃能普照

背负着圆光,火焰纹升腾

只见他,宽额丰颊,螺髻高戴

眼睑微垂着慈祥,目光

隐隐,俯接信徒的仰望

至于佛身,通肩的衣纹

弧线疏疏若涟漪展圈

双手已断于岁月,但手势

引据之间,施无畏或与愿

仍可想见。九尊石灰岩像

卢舍那居中,崇逾十七米

嵯峨相当四层的高楼

文殊,普贤十三米,二徒,二天王

二金刚,各为十米,俨如重臣

侍帝王于朝廷,当旭辉

自香山背后凌伊水照来


奉先寺这一窟巨龛,坡半

高据,横阔又纵深,拾长阶

百级而更上,不胜其优势

香客尚不及莲座,抱佛脚

是妄想,攀佛膝更不能

惟卢舍那的眼神将我们

已摄住,那神秘的磁场

降吧,再回神已莫能

史家说,是唐咸亨三年

高宗与武后乾坤共政

起建龙门这浩大的工程

多达二万贯是武后所捐

原是她自己的脂粉钱

这豪举不免引起了传说

说匠师挥锤敲凿的法相

难免暗传武后的风姿

三年后,神工终毕于一龛

耳长近二米,只算是常规

但眉弯新月,杏眼修长

几乎要入鬓,竟双倍于唇宽

几令我忘记俯临吾身

是佛陀的报身,而非才人

妙手的雕师啊,雌雄同体

竟叠合了天人于一瞬


武则天姓武,性却近文,施政

叵测,临朝却露出真性

在龙门东山建寺落成

率众臣方顶礼,忽嗅到

芬芳袭人,为山多香葛

名山为香山,并命众臣

赋诗以志庆,先成者赏锦袍

左史东方虬最先,即得袍

领赏回席未定,宋之问

继献所作,文采可观

武则天读而悦之,即刻

夺回东方虬手中锦袍

改赐了次交的宋之问


千五百年前,如此奇女子

自为天下所不容,政体

伦理,都被她一扫而开

徐敬业兵起,骆宾王草檄

理直气壮,数尽了她的罪名

道观,佛堂,后宫,前殿

才人,昭仪,皇后,周帝

任由她出入,来去

龙子龙孙,任由她废立

男女之大防,任由她取舍

欲断唐祚,却尊李耳为真经

杀人不怯,却自命弥勒降世

天纵聪明,兼容这许多矛盾

十恶不赦,偏如此爱才知人

能诗能文,遗作竟不传后

惊世骇俗,遗容竟托佛相

而不朽。可惜我来迟了

迟来了足足十五个世纪

啊不,与此人同朝共代

未必能避灾:哀哉!善哉!


但隔着时光如伊水迢迢

伊水不回头而青山长在

功过且归历史,名胜等待远客

象教自能推佛法,色空何曾空

都说大乘西来,此乃东方美

之典型,想起了米罗女神

同样可惜都缺了双臂

别具不完美之美,想起

蒙娜丽莎,不知要瞒些什么

笑意盈盈神秘到现今

想起菩萨来中土,空净之中

常含着一涟笑意,解严了

眼神与唇态,像难以捉摸

(佛曰不可说)的倒影

偶然,历史也会眨一眨眼睛

难说究竟是有意或无心


《松下无人 》

在长松阴下坐禅学罗汉

来来去去的鸟声

似有意似无意

是空山派来的探子吗

探我的修炼有多深?

那细碎的啁啁啭啭

一声声都落到心上

一声声,都落到心上吗

还是都沉到了谷底

一百息后血脉更清畅

那些巧舌的分心术

左耳进,右耳出

啾啾要停已无处

一群雀飞噪而来

穿我的透明飞噪而去

争报对面的山色说


《莲的联想》

已经进入中年,还如此迷信 

迷信着美 

对此莲池,我欲下跪 

想起爱情已死了很久 

想起爱情 

最初的烦恼,最后的玩具 

想起西方,水仙也渴毙了 

拜伦的坟上 

为一只死蝉,鸦在争吵 

战争不因汉明威不在而停止* 

仍有人欢喜 

在这种火光中来写日记 

虚无成为流行的癌症 

当黄昏来袭 

许多灵魂便告别肉体 

我的却拒绝远行,我愿在此 

伴每一朵莲 

守小千世界,守住神秘 

是以东方甚远,东方甚近 

心中有神 

则莲合为座,莲叠如台 

诺,叶何田田,莲何翩翩 

你可能想象 

美在其中,神在其上 

我在其侧,我在其间,我是蜻蜓 

风中有尘 

有火药味。需要拭泪,我的眼睛


《春天,遂想起》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蜒于其中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

(那场战争是够美的)

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

乾隆皇帝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

的江南,想起

太湖滨一渔港,想起

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

(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

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

就那么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

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

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

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

何处有我的母亲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

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我,在海峡那边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风筝的

江南啊,钟声里

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愿天堂没有乡愁,老先生一路走好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

却在年少时,为避战火,跟着母亲辗转各地生存。

二十一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18221406898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C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灵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沪ICP备15007885号-1 31011502401985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振兴路25号 EMAIL:xshrcw@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上海人才网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