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1-3355033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育儿教育

92岁母亲去世,囤下1000斤粮食给“智障”儿子: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来源: 有书 时间:2019-05-12 作者:花生 浏览量: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

被里面的故事感动的泪流满面,久久不能释怀。

1

在湖北省通山县孟垅村,生活着一位92岁的老人,名叫孟阿香。

因为基因的原因,孟阿香在婚后生了3个“有问题”的儿子——“先天性智障”。

孟阿香和丈夫辛勤的“抚养”着儿子们,直到1997年丈夫去世,照顾儿子的重担,就落在了孟阿香一人肩上,而那时的她,也已年逾70。

也许是无法放下自己的孩子,孟阿香又独自一人照顾了儿子们20多年。

20年来,孟阿香像一只瘦弱又坚强的老母鸡一样,保护着他的小鸡仔们。

她说:

“我可不能死,我死了,我的儿子们可怎么办。”

而在2018年初,92岁的孟阿香还是病倒了,也在不久后离开了人世。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人来家里料理后事,在她们家的阁楼上,发现了孟阿香的一个惊天大秘密。

原来,早在多年前,孟阿香就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撒手人寰,而眼前这3个“傻”儿子,是她最大的牵挂。

于是,她便在近90岁时,还坚持耕种着家里的两亩地,更是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偷偷给儿子们“囤积粮食”。

在家里的阁楼上,藏着6口大木缸,孟阿香在每年收成后,留够儿子们的口粮,自己只吃地瓜干,将省出来的稻谷,一粒一粒藏进大木缸。

十几年下来,木缸被装的满满当当,算下来,总共有上千斤,够3个儿子吃上很多年。

在场的人,无不被孟阿香的这个“秘密”感动落泪。

人们常说,一生中最爱你的人,可能是初恋,可能是爱人,甚至是你的孩子,但很多人都错了。

其实,一生中最爱你的人,是母亲。

老母九十九,常忧七十儿。

无论孩子走到哪儿,无论子女长多大,在天下所有母亲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是应该永远被保护,永远被照顾的手心里的宝。


2.

《正面管教》中说:“孩子永远不知道,母亲有多么爱他们。”

在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镇,生活着这样一对母子。

母亲叫胡玉娣,89岁,儿子叫施小宝,60岁。

听上去很像是一对共享幸福晚年的母子,然而,命运的苦难,已经折磨了他们几十年。

1963年的某天,刚满4岁的施小宝突发高烧,因未及时医治,落得个终身瘫痪的后遗症。

自那时起,母亲就端屎端尿的照顾起儿子,这一照顾,就是50多年。

“是自己生的,就得养好他。”

从没上过学,更不识字的胡玉娣,一句话道出了母性光辉的伟大。

因四肢失去行动能力,施小宝只能长年待在床上。

母亲虽瘦弱无力,却能一日三餐喂饭,早晚给儿子擦拭身体,全年无休。

而最让胡玉娣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终将有一天会离开人世,儿子的生存,成了她最大的牵挂。

她担心儿子受欺负,担心别人照顾不好,只能在心里对自己说:

“我不能死,我死了我儿子咋办,我死了我儿子就要遭灾受罪了。”

都说女人是脆弱的,但母亲绝对是坚强的。

正是抱着活着才能照顾儿子的念想,原本体弱多病的胡玉娣,硬是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年头。

戏词中唱到:

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

每位母亲深爱孩子,都是超然天性的,即使母亲这棵大树老了、病了、残了,被保护着的子女们,也从未惧怕风雨。

3.

林语堂曾说:“父爱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母爱却是与生俱来的”。

前段时间,微博上爆出过这么一条新闻:

在山西平遥火车站民警值班室,一个中年男子喘着粗气,慌慌张张的跑进来。

“求求警察,快拦下我老娘,她一定是去兑镇找我弟弟了。”

民警询问后才得知,中年男子姓张,自己89岁的老母亲失踪了,是来报警找母亲的。

原来,张先生的母亲并没有任何精神疾病,就是挂念自己的小儿子。

这些年来,小儿子一直都没有来看她,老母思儿心切,便在今天一大早偷偷离开了家。

带上几十块钱的积蓄,颤颤巍巍来到平遥火车站,买上了去往小儿子曾打工的兑镇煤矿的火车票。

“四儿,小五怎么还不回来,我都好长时间没见到他了。”

这是母亲最近几天一直重复的话。

而母亲不知道的是,小儿子其实早在6年前,就意外去世了。

在挂念了儿子好几年后,年近90的老母亲再也忍受不了煎熬,拖着病弱的躯体,不顾生命危险,独自去往小儿子生前所在的地方,去寻找他。

尽管一下火车就被当地警方拦下,老太太还是心心念念的要去儿子矿上。

“到矿上路不远,我以前去过,自己能走过去,我小五儿子在矿上接我呢!”

听到老太太对儿子的牵挂,民警也不禁潸然泪下。

有人说,每对母子在前世都互为救命恩人,经历千百次轮回,在今生做了母子。

两生两世的命运交错,使得每一位母亲,爱自己的孩子,远远超出了爱自己。

4.

俗语说:养儿方知父母恩。

但仅是因为生了孩子,抚养他长大、上学、成家,还远远没有体会到一个母亲的辛苦与伟大。

今年五一,我把年过半百的父亲接来北京游玩。

4天假期,我不辞劳苦,不惜花费,不生厌倦的,带父亲游玩了北京几乎所有的知名景点。

就在旅行的最后一天,我带父亲去了医院,诊治他那个,因从没来过大城市,而拖延了30年的,右手肌肉萎缩的旧病。

因为网上号被挂满,大清早赶到医院也没挂上号,溜进科室询问医生还被数落了一番,我的心情烦躁到了极点。

和父亲坐在医院长长的走廊里,两个人沉默无语。

父亲更像是个做了天大错事的孩子,低着头不敢说话。

而就在此时,远在老家年迈的奶奶打来电话,她没有问我们都去哪里游玩了,没有问我们吃了什么美食,而是一上来就问道:“去北京大医院看手了吗?”

我们还没解释原因,奶奶接着说:

“小体(我爸的小名),这次没看上就算了,等我跟你大(爸)过段时间不干了,我们再带着你去医院看。”

那一刻,我潸然泪下,又无地自容。

前一天我还在为孝敬了父亲而沾沾自喜,前一秒我还因心情烦躁给了父亲冷脸。

听完奶奶的话,我才发现,自己对父亲的爱,相比于奶奶对父亲的爱,卑微的根本不值一提。

5.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18221406898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C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灵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沪ICP备15007885号-1 31011502401985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振兴路25号 EMAIL:xshrcw@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上海人才网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