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救生、做义工等等。
但是,人们似乎忽视了一点:“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是否也在不停地折损自己的福分呢?” 也许,有人不断修福,经常去印经,或者做其它的善事,帮助众生听闻圣贤教诲。可是,境遇仍不是那么顺利,有病的病不见轻,贫穷的依然贫穷,所求的皆不遂愿。 于是,便会埋怨上苍不平,为何自己这么利益他人,却还不如那些没行善事的人,便会对佛菩萨不满,认为没有照顾自己。 可是,自己积的福已在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中被折损了,自己还不知道,实在是大有人在。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是否注意过自己的心?我们所说的话、我们所做的事,是否真正去观察到? 当看到别人升官发财的时候,特别是才能不如自己的人靠排斥自己而升了官的人,我们的心里是酸溜溜的?还是很反感?是在感受别人的喜悦?在为他们祝福?还是忿忿不平?或者嗤之以鼻而看不起他呢? 我们吃饭的时候,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时,是会生气的倒掉,或埋怨饭做得不好呢?还是会时时去感恩种田人的辛苦,卖菜人的辛劳,或是做饭人的用心呢? 在路边看到行乞的人,你是不是认为他在假装残疾,在行骗;或给他钱的时候,自己有一种看不起他,可怜他,或者想自己是在做好事,在救人,在做善事的呢? 在看到某些人行为不端,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自已是不是在想:看吧,这就是报应,行恶的人终究是会有恶报的。此时,会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已在兴灾乐祸之中了呢?
此心,到底是刻薄还是仁厚?我们知不知道呢?可是,应该清楚,在一瞬间看到别人受灾而心中大快的时候,那种兴灾乐祸的念头,已经在折损自己的福报。
不管是什么事,起心动念都会起作用,都会折损自己的福报,不是做了才算。这样细细算来,自己的福报都不知道被自己折掉多少,实在是可惜啊!
在惜福的时候,你懂得去感恩付出的人,懂得珍惜,懂得勤俭。可是,在造福的时候,一味地希望能多—点,再多一点,这颗贪求的心,也许已经使自己更加地堕落。 若能一面造福,一面惜福,再注意不要折福,相信福分的积累,一定是大幅度地上升。 而且,这个福来的时候,你会享受得很快乐,因为你的心是善的。当只是用钱财来布施,回来的也是钱财,也许你的生活依然会不太舒服,因为你看别人不顺眼。 可是,若能反观自己的心,布施自己的善良、慈悲、喜悦给别人,你所得到的就不仅仅是财富而已。 所以,要让自己幸福一些,还要注意,不要在点点滴滴处折损自己的福分。 作为一个学生,当看到别人的成绩考得很好的时候,会不会妒忌?做同样的生意,看到别人的顾客比自己的多,效益比自己的好,会不会酸酸的? 或者,离了婚的人,看到也有人离婚了,心里一想,啊,也有人和我一样,稍有安慰。又或者,时常说一些酸寒刻薄的话来刺激别人,贬低别人来显示自己,揭人家的短处,谈别人的过失。这都是我们不够仁厚的存心,也都是在折我们的福分。 所以,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念念希望别人好。当看到人家有所得,会很不高兴,看到别人有失反而很安慰;或者,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受了罪,欢喜得不得了,这都有失仁爱之道,都是在折损自己的福报。
而反之,若要从这些平常的细微之处来修福,就快速多了,念念为一切众生,那么,你的心是为一切众生,你在与一切众生结善缘。
上海人才网最新招聘信息
上海人才网©®(XSHRCW.COM 、新上海人才网.COM)玉汝于成®灵炼®企业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18221406898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C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灵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沪ICP备15007885号-1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振兴路25号 EMAIL:xshrcw@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上海人才网31011502401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