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1-3355033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心灵导师

母亲葬礼上,大哥大嫂的衣服格外惹眼,家里人不寒而栗:这是老人生气了?!

来源:不苦居士 时间:2023-02-12 作者:不苦居士 浏览量:

我最喜欢听故事了,尤其是灵异故事,可从小到大我从没经历过灵异事件,直到去年母亲去世。


母亲的故事还要从父亲和我同父异母的大哥说起。父亲在八九岁时被人拐卖至赣南一户人家做养子(那时父亲其实已记事了),后父亲与养父母家女儿成婚,并育有一子。而后开始倡导流行婚姻自由,反对包办婚姻,也许是缘分尽了,父亲与第一任妻子和平离婚了。 


父亲与母亲再婚时,当时父亲的第一任妻子已改嫁,他们共同的孩子在老人家无人管教着实可怜。善良的外婆建议母亲收留父亲和前妻的儿子,让这个孩子有一个家,母亲点了点头同意了。 


大哥小时候勤劳又懂事,一直帮着父母照顾着比他小的弟弟妹妹们,母亲心里总怕他委屈,待他比待自己的亲生儿女还要好。 


大哥是母亲最先送去学校的孩子,那时候全家仅靠父亲一人挣钱,人口多家里经常揭不开锅,母亲还是坚持让大哥去上学。 


后来为了供大哥念书,母亲硬心肠停下大姐的学业(大姐比大哥小几岁),大姐眼睛哭的肿肿的,也改变不了母亲的决定,母亲对大哥寄予了最多希望的。


可好景不长,大哥五年级后心思不在放在学习上,后来实在没学到什么便没意思的回家在渡船上找了一个摆渡人的工作,因为长年累月在太阳下摆渡,大哥变的又黑又瘦,没有姑娘愿意嫁给她。


时间长了大哥开始责怪父母没有给他上够学,学历低家又穷,自然找不到老婆,可为了他上学而辍学的大姐才上了三年级他却绝口不提。母亲提着农村最奢侈的东西鸡和鸡蛋,四处奔波寻找媒人介绍对象。


说实话家中虽然儿女多,但所有儿女都是自己找到另一半成家立业且白手起家的,唯独大哥的婚姻让父母操碎了心。


盖新房、给彩礼是姑娘家提出的要求,没钱请人盖房子,于是一大家子一起上山砍树做栋梁,自己砌土砖,一块一块垒起来,全家日夜奋战很多个月,终于在茅草屋的隔壁盖了几间新砖房。 


父母又借了许多外债,终于凑够了彩礼给大哥娶上了媳妇,大嫂进门没多久便闹着分家,怕我们一大家子拖累他们小两口,最后父母也由着他们的要求分家了。

虽分了家,可是却要母亲和弟妹们却要帮衬着他们干农活、带孩子。从记事起,我就在负责照顾大哥大嫂的三个孩子(侄女仅比我小两岁),喂饭,擦屁股,洗澡,包括他们的安全,如果孩子磕了碰了,大哥大嫂回来一定会打我一顿。 


印象最深的是我五六岁时与侄女拌嘴,大嫂不分青红皂白直接用锄头杆打我,打的我鼻血直流,我哭得撕心裂肺,大嫂理都没理扯过侄女便回家了,后来大哥从哭着的我旁边经过,可是他也径直回家了......


大嫂不仅打骂我,后来还经常咒骂动手打母亲,尽管如此,哥嫂的三个孩子照旧白天丢在我们家,母亲照旧管浆洗管午睡管饭,母亲经常对我说,大哥虽然没有照顾过你,但他小时候照顾过你大姐、二姐、二哥呀,我们要记他的好,母亲永远是那么善良慈祥。


父亲因此长年累月的劳累病倒了,一次次拄着拐杖走到他房屋前(大嫂不让父亲进屋的)对大哥说想要吃点有油水的食物,大哥永远充耳不闻。父亲病重卧床不起时要求已经分家立户的大哥履行赡养义务,每年交两担谷子给父母做一年的口粮,大嫂不同意天天骂父亲是老不死的。 


过来经过调解大哥在赡养协议书上签字按手印。当年大哥挑来了两担谷子,都是生虫的陈谷和霉变了的烂谷。自从大哥交谷子大嫂就更倡狂了,咒骂声不绝于耳,父亲气得越病越重没多久就离世了。 


父亲走后,大哥大嫂开始闹者要分遗产,因为他们“赡养”父母了。那时候家徒四壁穷得都揭不开锅,除了我们住的房子在别无他物,哥嫂却闹着要分走一半我们住的房子。在大哥大嫂的威逼下,母亲带着一大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出来讨生活。 


身累心痛的双重打击下,母亲的身体每况日下,在病重期间母亲便开始交待种种后事,期间她多次强调,她命中只有4子(其实就是否认大哥是她儿子),她走后不要通知大哥。


母亲说她不反对我们与大哥交往、照顾他帮衬他,但是她走后坚决不要大哥来披麻戴孝。母亲心太寒了,五哥沉默不语,我只会哭……

去年10月母亲骤然离世,按照母亲的遗言是不能通知哥嫂一家的,但是五哥还是第一时间在家族发了通知。在外地的儿女孙辈当天全部火速赶了回来了,一个县城的哥嫂第二天才姗姗来迟。 


或许是我们通知大哥的做法引起了母亲的不悦,出殡时灵异的事情发生了!五哥准备了足够的孝衣,所有儿孙披麻戴孝跪拜在院里和道路的两侧,先前就发给大哥的孝衣却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怎么找都找不到。


那天睛空万里,哀乐响起,长长的送殡队伍中,毎个人都是及地的孝衣,唯有大哥大嫂的半吊子孝衣格外惹眼(大嫂把她的孝衣撕成两半,一人半件孝衣)。 


大家都意识到母亲在生气,故而扯去了大哥的孝衣,不让他披麻戴孝。最后大家再次正视尊重母亲遗愿,母亲的墓碑不落大哥的名字,以免母亲泉下不安。  


《礼记·祭义》有言,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以上三点哥嫂全部都没有做到,这也是哥嫂一直贫困潦倒的原因吧。在处理母亲遗产时(其实是我们子女平常给她的零花钱),五哥将一万九千元按子女人数分成了等分,包括同父异母的大哥,每人分得1900元。 


经此一事,大哥不好意思的推托说不要不要,五哥说你接下母亲这最后的红利,就是承认你是我们的大哥,永远不会变,哪怕是你不想认我这个弟弟了,我还会认你这个大哥。


这是母亲去世后唯一的一次灵异事件,在我心里它更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万物轮转每个人都会有迟暮老年之时,希望此文能够给所以子女带去警醒。




上海人才网最新招聘信息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18221406898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C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灵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沪ICP备15007885号-1 31011502401985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振兴路25号 EMAIL:xshrcw@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上海人才网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