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1-3355033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心灵导师

福报的能量是守恒的,千万不要把人生大部分福报兑换成吃穿用,太损福,还会折寿!

来源:天悦名坊 时间:2023-08-21 作者:天悦名坊 浏览量: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白赚钱了吗?


物理学上有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在福报上也有用到。


纪晓岚讲到案例,两个妇女,生辰八字都相同,按理来说福禄是相同的。但一个人嫁给了豪门,有钱,一个嫁给了贫穷人。


有钱的女的年轻时都很风光,到了晚年,却落下了双目瞎的毛病,老公病逝,晚景一般。


那个贫穷女人,一辈子劳碌,没有享受多少福报,但晚景也很好。可见,这个福报的能量是守恒的。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带着福报的,但这些福报是有定数的,你要是提前享受,消费了,透支了,那老年就没有福报,就很凄凉。


那要是慢慢的用,不享受,这个福报仍然存在,不会消失,晚年也能用得到。

所以纵然有福报现前,也要珍惜。防止提前用掉大量现前的福报,那么命运就会变得越来越苦,晚年非常受罪。


所以我们要学我们古人先贤的智慧:我们古人的人生规划,强调少年的时候要培福,中年的时候要造福,晚年的时候再享福。


少年要培福:就是从小教育孩子要节俭,节俭是圣贤的教诲,福田从心耕。当孩子从小接受的是圣贤教诲,念念就会替人着想、替人服务,他有这样的存心已经是在积累人生的福分、福报了。


中年要造福:在家庭中,夫妻和睦,孝顺父母,以培养孩子的德行根基;在工作上,尽心尽责尽力。


晚年才会享福:在晚年,父慈子孝,子女成才,儿孙满堂,身心健康,尽享天伦之乐。晚年享福才是真正的福报,这也是人生的真正智慧。

比如在城市里,富人吃得很好,起居还有佣人。但往往身体不好。因为福报都通过吃,通过别人的服务,给消耗完了。


那有些农村人,一辈子劳作,到了晚年还要劳作,看起来是辛苦命,但色身偏偏健康。


你看他没有福报吗?其实是福报存在健康的色身里了。天地之间的物质,最为宝贵的还是色身啊。


色身健康,才能更好修行,至于钱财,也只是让生活变好而已。补品再好,不如胃口好。车再好,不如双脚自由健康好。色身的健康是大福报。


很多人吃越多东西,色身越不健康,都是因为福报被吃消耗了,那色身怎么健康呢。人吃多少东西,都要珍惜,不要透支。


没有大福报,偏偏享受,这时就是透支,把未来的拿来用。甚至把色身的健康乃至寿命拿来换。


古人讲的,消减福报,有福报的人,减少福报。没有福报的人呢,就减少寿命。


人没有福报了,寿命就少了,最后就是早夭。用寿命去换成自己享受的东西。(这就是愚痴的表现)你看,这也是能量的守恒和转化。

那以后看到人享受福报,也不要羡慕嫉妒,更不要去学。应该要学习人们怎么珍惜福报。


福报跟上来了,色身才能健康,以后智慧才能开发。千万不要把福报兑换成不必要的吃的,穿的,用的。太消损了。

现在讲几个公案,作为参考。

  

01、袁了凡居士妻子惜福


袁了凡居士的妻子是一位善女人。有一年冬天,她给儿子做棉衣,家里本来有丝棉,她把丝棉卖掉换成棉絮。


了凡先生问她:“家里有丝棉,为什么要换成棉絮?”


她说:“丝棉太贵,卖了可以把钱送给别人,反正用棉絮也一样可以保暖。”


了凡先生听了很高兴,因为这样做就不愁孩子将来没有福!


02、杀生饱足口腹之欲折福 


反面例子:古时候,有户富人在孩子满月时,请客大摆酒席,杀了许多生命。


之前,有位算命先生给孩子算命,说他一生的命运如何如何好。可是孩子活到两岁半就死了,富人埋怨算命先生,本来以为他算命很准,为什么这次没有算对。


后来遇到一位有道高僧,高僧说他“折福太深,福尽而死”。


相比起古代,现代人为自己的孩子从小到长大的人生历程中,父母的宠爱可谓是倾其全部,但这也是在提前透支自己孩子的福报,以后他们走向社会中,经历的困难就会相对多一些,经历的磨难会多一些。


03、丧命式“吃播”,极尽透支生命福报


还有前一两年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吃播文化”开始走红。所谓“吃播”,就是面对镜头大吃大喝。


他们吃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越是山珍海味与饕餮盛宴,越能吸引广大网友的关注。


但是,一些“吃播”的玩法也引起了巨大争议,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如一吃播王先生直播时逐渐增加食量,往往一天就吃一顿饭,平均两天直播一次。


半年多的“吃播”生涯,但他的体重也从200斤升到了280斤。


疯狂进食导致的恶果不仅仅是体重增加,王在直播前突然身体发麻、头晕目眩......倒下了。


医院经过连续7天抢救,仍然没有挽回他的生命……


人来到世界上,吃多少都有定数。哪怕是百万富翁,还是乞丐。


吃的一分,命中少了一分,那浪费糟蹋一分,命中就少了十分。上天最看不过的,就是人糟蹋和浪费。


人的一生能“吃”多少、能“用”多少都是有定数的,不是我们有钱就可随便浪费消耗的。


不要透支身体,请学会放过自己,当你用生命福报去换取财富,不过是在凝视着另一个深渊。


04、范仲淹惜福舍福


以下是惜福舍福的事例:宋朝的范仲淹读书时,心中念念想着救济他人。后来他作了宰相,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个家族几百户的贫寒之家。


他的几个儿子请求他买一所园宅,他说:“京城里的大官园林很多,主人也不能经常去游园,谁会不准我去游他们的园林?何必要自己有花园才能享乐呢?”


范仲淹晚年把自己的住宅改为天平寺,用来兴崇三宝。他的几位公子共用一件好的衣服,外出时轮流穿着。


范仲淹出将入相数十年,所得俸禄全部用来布施周济别人,所以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而他的四个儿子都做到公卿的官位,个个能继承父志,舍财救济他人,因此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辛苦挣钱不用来享受,不是白赚钱了吗?

  

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思考,比如一个农民对着粮仓想:这是我自己种的粮食,当然应享受,不把它吃完不是白辛苦一年吗?


这显然是愚人自绝后路的做法,不为明年留下种子,最后只会饿死而已。可见,不顾及后果的过分享受,将会耗尽福报,给自己的未来和后世带来无量的痛苦。

 

自己的生活可以过得清苦一点,省下来的钱让别人享用,有这样的善心将来才能利益无量众生。心中应常常记挂天下苦难的众生,常以福报回向。


其实,不需要少吃,也不需要天天吃萝卜咸菜,只需要将自己碗里的食物吃干净,只需将盘中的菜吃掉,不用煮太多,也不用讲究什么排场。


有时,过多顾及面子,要让人家瞧得起,反而很快地削损自己的福报,让人贬低。


何必为了别人的说法,折损自己的福报呢?当这辈子福享完了以后,谁知道哪天,自己会不会也成为饥民中的一员? 


吃得越少,心眼越多、越聪明,同时寿命还延长


古代人说“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就是吃得越多就没心眼了,全塞住了,最后还减少了寿命。吃得越少,心眼越多、越聪明,同时寿命还延长。

目前,我们都有东西吃,都有衣服穿,有时甚至是很高档的食物,很高层次的享受,可并不代表我们会一直享用着。


当我们有这个福气,能够衣食无忧时,我们真的不应该浪费,浪费真的是一件很缺德的事情。


毕竟,有太多的人没有东西可以吃,还在过着饥寒交迫、衣不蔽体的苦难生活,有太多的贫困地区的人还挨饿受冻,甚至天天遭受着失去生命的危险……


生在福中不知福,生在福中不惜福,生在福中在折福,不仅不懂得惜福,却还一直在追求更奢侈的生活,希望很多的钱,希望买很多的东西。


其实一个人哪里需要用那么多的东西,当别人都还在忍饥挨饿,你却在将一桌桌的饭菜丢到垃圾桶,想像那些皮包骨的人,饿得眼冒金星,却趴在地上看着你将食物丢掉,你真的忍心倒了吗?


天人同理,这样的人谁喜欢?天也不喜欢,于是以后做事不会太顺的,应该发的财也会削减不少。只不过现在的人不理解,不知道罢了。


“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


我们都是大乘修行者,应当念念关怀众生的苦难。想到自己享福的同时,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连饭都吃不上,为什么不能省下自己的福报施给诸母有情呢?





上海人才网最新招聘信息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18221406898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C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灵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沪ICP备15007885号-1 31011502401985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振兴路25号 EMAIL:xshrcw@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上海人才网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