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话很好地诠释了爱与成就的关系:
“孩子不优秀,多半是缺乏安全感,他的个人能量在内心冲突中消耗殆尽。子女的成功出息与否,最深受的,是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少口头上的教诲,更多行动上的感染。他们找了一批在教育孩子上颇为头疼的年轻父母认真思考,客观地在纸上写下自己以及自己父母的具体性格、优点还有缺点,活动结束后结果是令这群父母惊讶的。因为当他们冷静下来客观思考自己以后发现,他们的脾性与优缺点竟与自己的父母如此相近。我小时候暗暗发过誓,我长大了以后一定不要变成我父母那样的人,因为他们常常吵架像个火药桶,可我现在却成了一个暴躁的人。尽管许多人不愿意承认,尽管许多人曾经都默默发誓要做个与父母截然相反的人,但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却很难避免。很多时候,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身边很多说“我每天都在言传身教呀?”的朋友,实际上他们是这么理解的:言传,就是给孩子当面讲清楚一些道理嘛,听懂了就可以了;至于“身教?孩子不听,打一顿就好,保证服服帖帖的……”
《后汉书·第五伦传》曰:“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意即用语言来教育人,别人就会争辩是非;用自身行动教育人,别人就会服从。
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看到曾子抓住一头猪,正准备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
曾:“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闹着玩儿的。他不懂事,如今你欺骗他,不守信用,这是教坏他骗别人。
于是曾子与妻子决定,马上杀猪烧肉,兑现给孩子许下的承诺。
“祖上有德”才是家庭教育的宝贵财富,无论怎样,现在积福,你是后代的祖先。老师,“我好像也没什么大本事,怎么能赚这么多钱的呢?”祖上在家要和家人说话吧,在外要和外人说话吧,祖上待人处事的风格和智慧就表现出来了。也就在潜移默化之中,把一些优秀品质印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言谈举止、心态智慧就会带着祖上的遗风。祖上有德往往有恩于人,因而,其后人立身处世也会得到更多人的护佑,做事也就更顺利,机会也会更多,不知不觉中事情就做成了,冥冥之中似有神助。反之,如果祖上无德,平时斤斤计较,说话肆无忌惮,到处得罪人,其后人的品行也就容易有问题,待人处事总有不受人欢迎的那一面。一个人如果没受过良好家风的熏陶,说话做事往往都不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做事时外援不足,遇事时束手无策,因而,即便一手好牌也会打成一手烂牌,如果是抓到一手烂牌呢,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想叫子孙后代有前途,就从自身开始积善积德,这就是从根上解决问题的教育。那些从小教育孩子学坏的家长,是缺德的家长,孩子将来即便有才也难有多大用处,根子就坏了,还能有多大作为。有德之人天地宽。祖上有德,儿孙有福;祖上无德,儿孙有祸。至于教育孩子成才,道理也就在这里。
上海人才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