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心怀天下的商人开仓济民,今有商人一心为国。
他为人低调,虽然资产过亿,但是却从不铺张浪费,甚至连自己都没有一套房产。
他一生忠心为国,在那个都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年代,他毅然决然地扎根在了国内。
他从不为自己谋取私利,他膝下的几个孩子从未享受过自己的半分财产,甚至还有儿子担任着公交司机的职务。
过世之前,他立下遗嘱,将自己一生赚到的1800亿全部捐献给了祖国。
他就是庄世平。
今天,笔者就带领大家走进庄世平的人生。
少年英才
庄世平出生于1911年,老家在广东揭阳普宁县。和我们常说的爱国志士不同,他的家庭不属于贫苦家庭。相反,自从祖上开始,庄世平的家庭条件便一直不错。
他的父辈都是知识水平很高的人,称得上是个书香世家。他的家人很注重对庄世平的教育,在他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经常在父母的带领下领略艺术作品。到了稍微长大一些,庄世平能够识字的时候,父母就为他请了专业的老师。
庄世平天资聪颖,在先生的教导下,很快就掌握了传统的四书五经。
不仅如此,庄世平还对先进的思潮文化很感兴趣,总是会找来一些书籍文献观看,这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种子。
庄世平的父母很懂得培养孩子,他们知道,如果庄世平一直跟着自己,那么必定会因“整日泡在蜜罐里”而丧失一定的生存能力。因此,其父母在庄世平十二岁的时候就将他送去了外面读书。
庄世平只身来到了汕头,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是他第一次外出求学。为了更好地锻炼庄世平,其父母甚至没给他多少盘缠,加上时局动荡,庄世平受了不少的苦,但是这些苦难从未磨灭掉庄世平求学的心。
为了读书,他先后来到了厦门、上海和北平,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庄世平读大学的时候正值抗日战争初期,彼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已经踏上了中华大地,所过之处满目疮痍。
和很多大学生一样,庄世平也是一个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到了如此的侵略,庄世平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抗日宣传的队伍之中。
庄世平有着很强的领导能力,他知道单是自己一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便积极动员身边的同学,邀请他们一起抵制日寇。
不久后庄世平大学毕业了,虽然离开了校园,但是庄世平却时刻牵挂着校园里的学子们。他知道,在全国告危的情况下,学生们绝对是抗日战争宣传的主力军。因此,庄世平时刻关注着局势,并且经常从各地运来物资支援当地的学生队伍和抗日力量。
彼时的庄世平已经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了,毕业后,他来到了西南地区,为西南地区的交通经济发展做贡献。因为能力出众,因此很快得到了提拔,庄世平对于交通十分执着,他不仅负责经济发展的交通,而且还为军队交通的发展和调整出谋划策。
在他的建议下,西南地区的多地交通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他本人,在当地更是声名显著。
庄世平很清楚,自己没有当兵的天赋,无法和战士们一样在战场上披荆斩棘,他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为战士们做好后方的保障工作。
彼时抗日战争正开展得火热,庄世平秉持着“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的信念,始终站在战士们的后面,为他们提供有力的保障。
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也离不开庄世平的一份功劳。抗日战争结束后,庄世平便离开了交通部门,按照家人的想法,成为了一名商人。
爱国商人
庄世平对金融方面很感兴趣,他召集了一批同样热爱金融的朋友,一起创办了南方人民银行。
说庄世平是商人不假,但他也不是一名纯粹的商人,别的商人创办银行主要是为了赚钱,但是庄世平却还有其他的“私心”,那就是为解放战争提供支持。
庄世平深爱着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打响之后,庄世平就时刻关注着战场动态,每当我党军队缺少物资和资金支持时,庄世平总会毫不吝啬地伸出援手,帮助我党渡过难关。
1947年,庄世平来到了香港,彼时香港还是英国租界,看到灯红酒绿,高度发达的香港,庄世平感慨万千。他希望自己的祖国有一天也能如此发达,同时他也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让自己的祖国早日强大起来!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追梦的路上少不了坎坷与挫折,庄世平的商路发展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因为这是英国租界,少不了跟外国人谈生意,白种人固有的种族歧视观念让庄世平吃了不少的亏。
从这段经历中,庄世平深深地体会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但是,前路的坎坷并未打倒庄世平,反而让他愈挫愈勇。
“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让我变得更加强大!”
多年后,每当庄世平回忆起那段奋斗的岁月,总会这么描述:“是的,我们吃了很多的苦,看到了很多不公平的现象,有人想过要放弃,但是我没有。因为我知道,在这边做生意,我代表的就是我的祖国,只要我的生意做得足够大,他们就不得不对我刮目相看,不得不对我的祖国刮目相看。”
庄世平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从未熄灭过。1949年12月,庄世平的南洋商业银行正式扎根在香港。
剪彩仪式上,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庄世平的风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这几年在香港,庄世平并未赚到多少钱,开银行的启动资金还是自己和别人一起借来的。
那天剪彩仪式结束后,庄世平亲自在银行的上空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这是庄世平爱国之情的体现,也是极为勇敢的表现。要知道,在当时,整个香港只有这么一面五星红旗。为了祖国,也为了自己,庄世平在银行开业之后就一直忙前忙后,他知道自己失败的后果,所以他一刻也不敢停歇。
当时因为资金不足,银行的工作人员十分有限,很多时候庄世平甚至不得不亲自上阵补位。除此之外,庄世平还频繁地出入各国商业场所,和许多外国人谈生意。
庄世平做生意很有原则,从不做非法的生意,从不和看不起我们中国人的外国人做生意。他这样强硬的态度被很多人所欣赏,加上他诚信的原则,很多外国人都会争先恐后地递出橄榄枝。在庄世平的努力下,他的银行终于从一家负债一万美元的银行变成了资产超过700亿港元的巨头。
庄世平在香港的银行不仅仅是经济效益那么简单,因为庄世平本人的爱国情感,导致南洋银行也成为了爱国情感的载体。在香港还未回归的那段日子,多少香港人将庄世平和他的银行视作是精神的寄托。
1978年,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作为改革开放的重点关照地区,香港得到了很多政策上的支持,这标志着香港的企业进入到了全新的时代。
庄世平是一个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人,他抓住了时代的浪潮,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将自己的企业扩大了规模。
庄世平不是只为自己谋利,他有着“兼济天下”的君子情怀,他希望改革开放能够让更多的企业和产业得到发展。于是,庄世平亲自对改革开放的相关文件进行了阅读,了解到了其中的好处和有问题的地方。
之后,庄世平更是以金融家和实业家的身份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好的建议,这也让改革开放能够更好地在香港地区展开。
彼时的庄世平已经快七十岁了,他也早已从银行的一线退了下来。
商界楷模
很多人劝庄世平退休了就好好地享受生活,反正他早已经赚到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但是庄世平并未这么做,他依然过着自律的生活。
或许是忙惯了,庄世平仍然会每天阅读相关的政策,保持和外资企业的对话和洽谈,为香港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因为没有从前那么忙碌了,庄世平有了很多的空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庄世平首先想到的就是教育,他的人生经历告诉自己:“只有读书才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只有提高教育水平才能让一个国家真正地强大起来。”
因此,庄世平决定为家乡汕头创办一所大学。
为了集资创办大学,庄世平找到了同为南洋商人的李嘉诚,彼时的李嘉诚也早已腰缠万贯。但是和庄世平不一样,李嘉诚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他懂得投资和收益的关系,创办大学的确有收益,但是见效实在是太慢了。刚开始,得知庄世平找自己合作的时候,李嘉诚还是很抗拒的,他不想做这样见效慢的生意。
或许是明白李嘉诚的想法,庄世平多次拜访李嘉诚,并为他讲解了创办大学的好处,这才慢慢地让李嘉诚也接受了这一想法。
随后,两人一同为汕头大学的创办添砖加瓦,而作为项目的发起人,庄世平更是亲力亲为,不管是选址、设计、还是招聘,庄世平都坚持自己操办,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庄世平也起码要起到监督的作用。
汕头大学创立成功了,许多学子都来到这里学习,看着孩子们青春洋溢的表情,庄世平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因为空闲时间比较多,庄世平经常会亲自来到汕头大学参观,还会和学生们聊天,询问他们的难处。
虽然表面上庄世平不会许下什么承诺,但是他总是私底下悄悄地根据学生们的难处来提出解决方案。
庄世平所希望的,就是让所有的学子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来更多的人才。
庄世平热爱公益事业,不仅是学校,汕头地区的许多医院、体育馆都有着庄世平的贡献,他经常联系海内外的华侨一起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李嘉诚曾坦言道:“能让我佩服的人实在不多,但庄世平就是其中一个,甚至可以说他是我最佩服的人。”
周总理也曾高度赞扬过庄世平:
“潮汕地区有许多人才,他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理论专家许涤新,一个是实践专家庄世平。”
面对外界的高度褒奖,庄世平从不会感到飘飘然,他始终都是那么的低调。
很多人都认为,庄世平做到了如此高度的成就,那么他的后人也应该跟着享了不少的福吧。其实不然,庄世平共有六个子女,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庄世平对他们的教育也很严格。
很多有钱人,尤其是香港地区的人,都喜欢把自己的儿女送到国外去读书。他们始终觉得外国的教育水平比我们的要高上不少,同时,国外高昂的学费也是体现自己财力的一种象征。
庄世平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是这么做的,但是庄世平从不这样。
从第一个孩子开始,庄世平就坚持让他在国内读书,庄世平不关心国外的教育水平是不是真的比国内高,他真正关心的是自己孩子的“根”。
俗话说,一个人在哪里长大,身上就会有哪里的印记。庄世平是在国内读书长大的,他的经历告诉他,只有在这样的环境成长,才能拥有热烈的爱国情感,一个人可以愚笨,可以一事无成,但是不能不爱国!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庄世平身价千亿,但是花在自己和家人身上的却少之又少。
晚年的庄世平过得十分清贫,他从未买过房子,直到去世的时候住的仍是单位分配的老房子。
他也从未买过小轿车,上班和出行都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他也从不吃什么山珍海味,平日里餐桌上只有粗茶淡饭。不仅是自己,庄世平的家人也从未跟着庄世平“沾光”。
庄世平手上有1800亿的资产,加上自己的身份地位,如果想给自己的孩子们在谋个体面的工作实在是太简单了,但是他从不这么做,他坚持让孩子们自己打拼,也从不给孩子们零花钱。
庄世平的六个孩子,无一从政从商,他们都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据说庄世平的大儿子还是一名公交车司机。庄世平并不追求享乐主义,在那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他坚信精神上的满足才是最大的满足。也正是这样的生活方式,让庄世平十分长寿。
直到2007年6月,庄世平在香港离世,享年九十六岁。于香港而言,庄世平可谓是一个代表性的人物,是他一手促进了香港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他让改革开放的春风能够顺利吹遍香港大地。
于国家而言,庄世平是我们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他一生取得过无数成就,几乎每一项成就都是为了国家发展而做成的。
离世前,庄世平立下遗嘱,将自己的1800亿资产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国家。为了表达对庄世平的尊重,国家为庄世平举办了国葬,当五星红旗盖在庄世平身上的时候,他那传奇的一生,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国学大师饶宗颐为他题字:“万人追仰惠泽深,一老功勋邦国重。”
回顾庄世平的一生,可谓是十分传奇,少小离家,在最黑暗的年代坚守着自己和国家的底线,为国家的发展奔波劳碌,终于在实现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价值。
庄世平虽然离开了,但他那无私奉献和崇高的精神时刻激励着后来人。
上海人才网最新招聘信息
上海人才网©®(XSHRCW.COM 、新上海人才网.COM)玉汝于成®灵炼®企业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18221406898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C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灵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沪ICP备15007885号-1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振兴路25号 EMAIL:xshrcw@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上海人才网31011502401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