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位欢喜的菩萨
法师讲于2002年敬老节
我先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位少年,他结婚之后,母亲已经七八十岁。
因为很老了,什么事情都要人帮忙照顾,吃东西也吃不动,走路也不行了,身体也不好,他就很讨厌他母亲。
有一天,他和母亲说:“妈妈!我带你去山上!”
就背着他母亲,经过一个树林,他母亲就拿着树枝一路做记号,走一段路,就放一枝。
这个儿子把母亲背到很远的深山里,天快暗了,他很心狠,就说:“妈妈!你很老了,我养你不起,你年纪又那么大,我把你放在这里,我要回去了!”
他的母亲说:“孩子啊!天快暗了,你把我带来这里这么远,我怕你回去找不到路,我一路上帮你做记号,你就知道怎么走回去了。”
父母疼孩子的心如此,明知道这个孩子如此不孝,不愿意奉养她,还一路做记号,怕他儿子找不到路回去。
他儿子这时才良心发现深受感动,就把母亲背了回去。
我们世间上有一句话:“父母爱儿长江水,儿爱父母不如一根扁担长。”相信在座许多长辈,都会有同感。
儿女孝顺父母都是有限的,不像父母疼孩子一生一世。儿子都七八十岁了,还当他是幼儿一般,怕他寒、怕他饿,很烦恼。
有的老人会怨叹:“我都七老八十了,儿女都不孝顺我!”愈想愈难过,愈想愈烦恼。
其实,我们人和人之间,两个人之间就有一个“道”。
“道”就是我们要走的道路,像父亲和儿子之间,就有“父子道”,兄弟之间就有“悌道”,出家人和在家居士之间也有“道”。
而我们做人要“尽道”,不要“讨道”。“讨道”就是向对方讨这个道理。
例如,父母要尽“慈道”,不要向儿女讨“孝顺道”,因为你如果讨不到,就会起烦恼。
儿女自己要尽“孝顺道”,不要向父母讨要对他好的“慈道”。
同样的,出家人尽出家人的“道”──诵经、修行,不能向居士讨供养、化缘;要不到,就会起烦恼。
居士就是尽本分护持三宝,不能要求出家人──你要为我说法,你要做好出家人的本分。
只能各尽自己的“道”,不能讨对方的“道”。每个人尽自己的“道”,这世界就没有烦恼、没有战争。
再说,各位长者都为家里奉献了一生,照顾儿女长大,有了孙子,又要烦恼孙子要不要成家?烦恼到头发都白了。
您不如把时间留给自己,想想自己要行什么“道”?要行“菩萨道”,将我们的心放开,不要一天到晚生气儿女不孝顺。
心要放下、放大,像今天“敬老节”,要想有多少人来这边护法,有多少年轻人,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照顾我们年长的人。
将内心放大,让内心像大海一样;以前只关心自己的孩子,现在要去关心一切的众生。
为什么呢?人和人之间要有一种感恩的心,好像这次法会的布置、煮的斋菜,都是很多人成就的;插的花,使用的灯、桌子等,都是有种植和制作的人。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受到很多众生的恩,所以我们要有感恩的心、要有报恩的心。
有感恩的心,对每个人就会生起慈悲心,自己的心就快乐,每天欢欢喜喜。
做一位欢喜菩萨,心情就会开朗,身体就会健康,生活也会有意义。
有人说:“做菩萨要护持、要布施,我也没有钱,怎么办?”
有一句话说:我们没有钱,但是我们有“口”,“口”不要说是非,要说赞叹别人的话。
随喜功德,别人欢喜,我们也欢喜。
所以我希望各位年长的贵宾欢欢喜喜来参加“敬老节”,也要用欢喜心来行“菩萨道”。
上海人才网最新招聘信息
上海人才网©®(XSHRCW.COM 、新上海人才网.COM)玉汝于成®灵炼®企业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18221406898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C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灵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沪ICP备15007885号-1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振兴路25号 EMAIL:xshrcw@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上海人才网31011502401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