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发现对苏东坡家族的墓地有重大发现,苏东坡的孙子及曾孙的墓地非常规整,足显苏家子嗣也都拥有相当不错的传承。
而此后苏东坡的历代家族中,明清时期就出有朝廷命官48名。此外,这一时期这个家族还出进士、举人、贡生、秀才79名。
苏家祖先积了何等阴德?缘何后代血脉能够源源不断,都有如此福报?
有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苏家专注的经典书籍上来。
01
有史可载的,苏东坡和他的弟弟苏苏辙都比较善读经典,并深入精髓。
苏东坡手书的《金刚经》流传至今,《金刚经》高深哲理与文坛泰斗苏东坡传神书法于一体。
一是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更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参考。作为天下第一居士,《金刚经》显然是苏东坡百念不厌的重要经文。
此外,苏东坡和他弟弟苏辙,特别重视《楞严经》。
他们除了体验经文中雍容裕如、浑灏流转的机锋,更深得其中奥义。体验个中无穷无尽孤拔峨峭的禅宗公案和睿智超妙的禅门诗偈。
苏轼对大乘佛教经典《楞严经》特别推崇。他说:“《楞严》者,其文雅丽,于书生学佛者为宜。”
又说:“大乘诸经至《楞严》,则委曲精尽胜妙独出,以房融笔受故也。”到了晚年被谪居儋州时,苏轼曾有诗记云;“《楞严》在床头,妙偈时仰读。”终其一生他都带在身边随时参阅。
02
近日,在眉山东坡区修文镇十字卡村,村里的“苏坟园”称呼沿袭已久,是村民们口中代代相传的东坡家族墓。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眉山市文物局共同披露的眉山重大考古发现确认,“苏坟园”中的大苏坟园为苏轼孙子苏符墓葬,小苏坟园为苏轼曾孙、苏符之子苏山的墓葬。
这一完整墓园结构被揭露,在四川地区是极为少见的。
有专家认为,拥有如此规制的墓地,也体现了苏家后代的生活状态,历经数代,苏家仍然保持着兴旺。
03
而在一处苏家后裔集中的村落中,建有又称“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
相传苏东坡的第七代嗣孙苏天荣(生于宋理宗绍定二年,即1229年),曾任广东番禺县教谕。
一次他梦见五位老人携其在岸上游玩,看见了一棵大树。天荣问五位老人:“此乃何树?”五人答:“紫苏也。”
天荣又问:“紫苏何若甚大?”五人答:“树得其土故大也。”醒后,天荣觉得此梦很奇怪。
晨起,苏天荣便岸上观看。果然有一棵大树,但不是紫苏,而是榕树。旁边又有一座五贤寺庙。
苏天荣就把此事告诉了子孙后代购置了三百余顷(约三万亩)田产,携家少在此定居。从此就成了苏围村,即现在的苏家围。
这苏家明清时期就出有朝廷命官48名,其中:四至五品的23名,七品以上的25名。此外还有文化名人,其中进士2名,举人2名,贡生23名,秀才52名。
足见,苏家后氏真是人才辈出,个个拥有巨大的福报。
上海人才网最新招聘信息
上海人才网©®(XSHRCW.COM 、新上海人才网.COM)玉汝于成®灵炼®企业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18221406898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C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灵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沪ICP备15007885号-1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振兴路25号 EMAIL:xshrcw@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上海人才网31011502401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