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怎么积阴德,请大家记住这三句话。 01 与人方便 惠人成己 《文昌帝君阴骘文》中说:“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什么意思呢?经常给他人种种方便。顺手扶一下倒地的车子,顺手帮人拿下行李,给人家带瓶水、打个饭,恶劣天气时开车顺路稍一下风雨中的人…… 记住,不仅仅是帮穷困之人,而是行种种方便,随时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因别人的需求而提供协助,处处为别人着想,方便他人,不求回报,不计名利,做完之后就结束了,也不到处说,这就是“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 《文昌帝君阴骘文注》上也说:“人所不见为阴,暗中施与曰骘”。这些小事,日子一久,便是大积阴德。 02 病有所医 医有所药 自古以来,施药积德,病时施药,难时施药,急时施药,那么恭喜你,大功一件啊! 众生饱受病苦,你却无私施药,救人于病苦之中,只此一项,你就是观音菩*萨。 自古以来,“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个医生职业,是最具有道德感的一个职业。你能够存善心去作济病救人的事情,那真是积善立德的很好的机会。如果看到病人,就把他作为赚钱机会的话,那那个丧失道德,这个罪过也是无量无边了。 那么谈起疾病,可能现在大家都是很关心了。现在最跑火的都是医院,看病都排长队;各种保健药物都是很时尚。 这说明五浊恶世末法的时候,人的疾病是越来越多。这越来越多,是来自于我们的烦恼越来越重,我们的业障越来越重。再加上生态的失衡,各种东西的污染,以及我们身心的不平衡,所以疾病越来越多,怪病越来越多。再加上福报越来越浅,这个良药也越来越减少。 为梁武帝原配而著的《梁皇忏》里面谈到,今生喑哑:“为人喑哑,诽谤人故。”今生说不出话,是由于往世诽谤过人;今生身材“短小”,是由于“轻蔑人”;今生为人又丑又黑,是“遮佛光明故”;今生身上生种种“恶疮”,是前世“鞭挞众生故”。 可见我们生一种病,必定会有一个导致这个病的原因。从这来看,我们行善,来布施药材,这是帮助他已经生病之后的事情。那么进一步劝他不要“造恶业”,这是帮助于他没有生病之先。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布施药材的人,劝他奉行圣人的教化、不造恶业,这就“救于未病之先”。这就像孔子所说的。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就是我料理案件,公平判案,跟其他人一样;但进一步的,我要作到的是使老百姓没有诉讼,就不起争吵、斗争。那就更高了。这样,那就是治已病和治未病“并行不悖”,才更好,就是这个本、末同时治。 那看这个布施药材得到的果报。第一个是“多劫无病”。在佛的十六弟子当中,有个薄拘罗尊者。在《阿弥陀经》里面也有他,列的十六位尊者之一,又叫善容,他是寿命第一。活了一百六十岁,寿命第一。 他就是有福报,结果是感得五种不死:放在火上去烧,不能死;放到水里去煮,不能死;抛到河里面,不能淹死;抛到河里面,最后被鱼吞到它的肚子里面去,也不死;这个鱼呢,被人抓到了,被渔民捕捞了,就剖开那个鱼腹,结果那个刀把鱼的肚子给剖开之后,这个婴儿还没有死。 薄拘罗尊者感得五种不死,他这种神妙。这就福德很大啊!福大的人就是这样的情况,怎么弄他都不会死。 这是由于他在“毗婆尸佛”那个时候,这是在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佛,那个时候他本来是一个贫穷的人,他见到一个比丘有头痛的病,这个穷人就发了“至诚心”,以一个“阿梨勒果”布施,这个比丘的病就痊愈了。 由于这样的一个善因,感得九十一劫以来就在天上人间,就常常没有病苦,寿命很长。
03 救人之急 难能可贵 《了凡四训》中关于“救人危急”的原文: 【何谓救人危急?患难颠沛,人所时有。偶一遇之,当如痌癏[ tōng guān ] 之在身,速为解救。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或以多方济其颠连。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盖仁人之言哉。】 我们经常讲,“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助人度过艰难寒冷的时光。生于世上,每个人都不会一帆风顺,多少都会遇到一些生活、工作、经济、健康、情感等等问题,难免遭遇人生的低谷。 看到他人“患难颠沛”陷入困难逆境的时候,我们就好像感到自己身上的病痛想要立即去除,这就是“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体察他人就像观察自己一样。 明代著名学者崔子(崔铣)讲:“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帮助别人的善行不在大小,而在于真正能够帮到别人的急处。在别人遇到重大打击的时候,心灵脆弱的时候,即使只是帮着做点小事,都会让人感受到人情的温暖力量。
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发现他人的急难之处呢?很多人心地善良,不愿给别人添麻烦,自己承受苦难也不愿表露出来,影响身边的人。但是有智慧的人还是可以察觉,心地清净的人能够感知他人“感同身受”。 自己的事情想得越少,心地就越清净,观察别人的能力就越强,容易发现身边人的痛苦烦恼。 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体谅、救人危急,会让受益者铭记于心。 人生伴侣之间也是如此,新婚燕尔时夫妻间互相温暖爱护,到了婚姻的倦怠期互相变得冷漠,对亲人的需要熟视无睹,少了一份关怀体贴。
上海人才网最新招聘信息
上海人才网©®(XSHRCW.COM 、新上海人才网.COM)玉汝于成®灵炼®企业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18221406898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C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灵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沪ICP备15007885号-1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振兴路25号 EMAIL:xshrcw@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上海人才网31011502401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