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1-3355033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观察

一代浙商渐渐老去谁来接班:子女接班意愿偏低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8-19 作者:网络 浏览量:

  在众多富二代中,李威和李晨怡姐弟让人印象深刻。

  “他们和父辈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也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事情,还愿意接班。”宁波大学一名家族企业研究者这样说。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家族企业都能这样顺利。

  窦军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家族企业研究所副所长,他从多年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相比于父辈较高的交班意愿,二代的接班意愿一直偏低。

  而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明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业的浙商们,也将进入交班的高峰。

  一代浙商渐老,谁来接班?这也是陈妙林退休引发的一个话题。或许,今后,这样的选择会不断出现。

  案例:儿子不愿回来接班,父亲骗他回来

  几年来,宁波大学商学院讲师、家族企业研究者陈士慧访谈了一批批的富二代,李威和香飘飘的二代蒋晓莹,给他的印象最深。

  “他们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思路非常清晰,也做出来一些成绩,个性独立而且与父辈关系非常好,也愿意在父辈需要的时候回去接班。”她这样评价。

  陈士慧强调的“亲子关系”,用她更专业的话说,是“家族系统的平衡”。

  她说,二代的传承出现问题,先要去看他的家族系统。“家里关系好不好,其实对企业传承影响很大。”

  她接触的一些家族企业,就有不少存在家族矛盾。

  她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老板也快到退休了,家里只有一个儿子,在国外,就是不愿意回来。

  怎么办?老板夫妇很着急,假称家人生病,把儿子骗回国。儿子回来后还是想走。夫妇俩就把儿子的护照也没收了,强行留下了儿子。

  很长一段时间,父子俩都僵持着,企业传承也非常困难。儿子心心念念等老爸退休,把厂子卖掉,去国外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这个家族的亲子关系如此淡薄的原因,恰恰是儿子年幼时正好是老板夫妇创业初期最忙的时候,夫妇俩也希望孩子去外面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将儿子送出去寄宿读书。地理距离拉远了两代人的心理距离,他们也一直没能养成紧密的沟通习惯,儿子长大后,再优渥的家庭条件,也无法弥补缺失的亲情。

  “儿子感觉老爸那一代只有工作,没有生活,他更想要的是一个幸福的家庭。”陈士慧说。

  陈士慧调研分析说,目前,浙商家族企业接班最大的难题,应该是转型和交班同时进行带来的双重困境。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18221406898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C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灵炼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沪ICP备15007885号-1 31011502401985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振兴路25号 EMAIL:xshrcw@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上海人才网

用微信扫一扫